泰坦尼克”中国票房再创新高
长江日报4月17日报道(记者耿愿)《泰坦尼克号3D》的“复航”没给其他电影留下丝毫机会,不论是上座还是订票甚至口碑均是王者之风,同期影片场次迅速退缩。见该片将“冷饭”炒到如此余香满口,更多的中国电影人开始陷入沉思,有人呼吁起政策支持,也有人感慨“无需抱怨”,“只能承认差距,踏实拍片,再透支观众的信任就真的没有未来了”。
声音一:要政策
“华语电影需要多一点空间”
对于本月下旬即将上映的《匹夫》和《黄金大劫案》等国产影片,也开始让国内电影人担忧上映时间太靠近,将成为票房炮灰,“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”在微博上建议两部国产片往后挪档期,“为了能有更多的排映空间”。
导演何平则呼吁,在这种好莱坞巨片面前,只能依靠政策帮忙,“我了解的华语电影人,多少年来都在各自熟悉的领域里和类型上在抗争,这里不分代,不分成功者和刚入道的同行,一切的努力创造了不错的前景,但并不能影响政策的改变。中国任何行业如果政策不给力,就算是天才也是个肌无力。可观众要的是自由的健康人拍给他们看的电影”。在他看来,4月、5月美国大片涌入,华语电影没有退路,“有些人还建议躲来躲去,以为自己有根据地,现在是游击队也必须出现在正面战场。华语电影争取多一点的生存空间应当是唯一诉求,同时也期盼个案发生”。
声音二:要自强
“躲无可躲,唯有一心向前”
导演高群书的看法却与此不同,“想和好莱坞抗争,就是你也拍出个大船和阿凡达,靠政策是没用的”。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也认为“躲无可躲”,“问题是(档期)往哪调?大船即使沉了,他们海上又派来战舰(《超级战舰》),陆上又杀来战车(《灵魂战车2》),你即使能打个平手,他们又会用联盟(《复仇者联盟》)来复仇,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,唯有一心向前,但求问心无愧”。
剧角映画创始人也在微博感叹:“别再抱怨电影没有观众,别再抱怨票价没有降低,别再抱怨审查没有放宽,别再抱怨营销没有噱头,别再抱怨影院没有排片!就是别再抱怨,承认差距,卧薪尝胆,遵循规律,练好内功,踏实创新,真诚拍片卖片。中国电影市场有无限潜力,本土同学们再透支观众的信任就真的没有未来了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