乃文是红酒,在光影变幻的玻璃杯中,总给人很多假相,如果不细细品尝永不知其真实味道。
或许在影视圈,很多人还不熟悉李乃文的名字,可在话剧界他早已名声鹤起。从《坏话一条街》、《恋爱的犀牛》、《生活秀》到《他没有两个老婆》,踏踏实实的在话剧舞台磨练了七年,一个自诩清高的文艺青年,用50块钱清贫的演出费,一次次填满对艺术向往的雄心。“将自己和苦哈哈的艺术绑在一起,像愤青一样,怒视着铜臭的演艺圈,俗气的电视行业。”
李乃文似或是与生具有的话剧天赋在儿时就已经显山漏水,上幼儿园就已经演了4部话剧。大学的首选就是中戏,很遗憾他没有考上中戏的公费班,这让他心有余悸。但妈妈对他说了一句话:“儿子,别在乎家里花那么多钱让你上学,我只给你提一个要求,你做到就成了。这四年,你要证明给老师看,他们让你上自费是错的!”值得欣慰的是,大一的第一学期他就做到了,但是这过程中的如何努力和付出,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
但说起成绩李乃文还是骄傲的,“同班同学表演课没几个满分的,我就是其中一个!”大学毕业就分到了国家话剧院,这一呆就是七年。在这七年中,李乃文饱受着“精神”的富足,也面临着“物质”的匮乏。
“经常和背着小双肩包的孟京辉,坐公车奔波于各个剧场,生活费有时候都是家人救济,话剧的补助费和演出费用还不够大伙的一顿饭钱,还大义凛然的说‘我就只排话剧,怎么着’。那时候的我是真喜欢话剧,毕竟从小就生活在这圈子中,从小也演,上学也学这个,又分到话剧团,不演话剧你干嘛?”
因此,在这七年中,他坚定不移的认为话剧才是艺术。在这七年中,他也一步步成长,沉淀了许多,收获了许多。“虽然穷,但有鲜花、有掌声、有认可,也有光环!穷已经变成艺术的装饰品了!那时候,陈建斌、郭涛、廖凡、胡军都差不多。那时候一帮兄弟一起喝着小酒畅想未来,虽然没钱,但是精神世界很饱满,苦中作乐的感觉让我特别难忘。”
|